[ wèi ]
读音:wèi
拼音:
简繁:暂无
五笔: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
笔画:17画
吉凶:暂无
仓颉:暂无
结构:左右
郑码:暂无
四角:暂无
区位:暂无
统一码:9B4F
异体字:
英汉互译:暂无
笔顺:
笔顺演示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45 | 2018年 | 45 | 2014年 | 46 |
2013年 | 45 | 2007年 | 46 | 2006年 | 44 |
1995年 | 44 | 1987年 | 47 | 1982年 | 62 |
明朝 | 48 | 元朝 | 73 | 宋朝 | 51 |
北宋 | 30 |
内容来源于:hyywx.com
魏姓主要源自:隗姓、姬姓、芈姓。
魏姓起源一
魏姓源出隗姓。夏商时期,西北部落隗姓中的魏地部落,最终发展为国家,即魏国。商末隗姓魏国后被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魏,已有4000年历史。
魏姓起源二
魏姓出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隗姓魏国之地,封其亲属于魏国,这是姬姓魏国的始封之地。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毕公高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北,是为毕国。迁封魏国于山西芮城东北的魏城。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于公元前661年灭了姬姓的耿、霍、魏等小国,晋献公封毕万于魏地,建立另一个姬姓魏国。公元前445年传至十二世孙魏斯,于三家分晋事件自立为诸侯,即魏文侯,建立了强大的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再传三世到魏王假,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始皇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姬姓魏氏有3100年历史,史称魏姓正宗。
魏姓起源三
魏姓出自芈姓,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为芈姓之后裔。秦武王去世后,拥立武王之异母弟嬴则(秦昭王),曾长期任秦相,封于穰(今南阳邓州穰东一带),号穰侯,魏冉之族后裔皆姓魏,这支魏姓有2300年历史。
魏姓起源四
魏姓出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
源于氐族,南北朝时期孝文帝到洛阳后,向百姓征重税,民不聊生。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氐族人王元寿聚众万人起义,自号“冲天王”,改姓名为魏揭,对抗北魏王朝,但最终被镇压。魏揭被杀,其余子族人迁逃藏匿,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汉姓为姓氏者,称魏氏,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元朝时期蒙古兀良哈部兀良哈氏改汉姓为魏;蒙古族兀亦桑氏,是兀良哈部的一个分支,在清朝初期即冠有汉姓为魏氏、周氏、吴氏等。在土家族、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魏氏,世代相传至今。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带,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
秦汉之际,魏姓进一步扩展到今山东、山西、甘肃、宁夏等为主的北方广大地区,其中在今山东微山(古为任城)一带形成大郡望。此时,魏姓还有一支迁入今四川。
魏无忌的六世孙魏歆因在西汉时任钜鹿郡太守,封曲阳候,封地巨鹿郡下曲阳,有功于朝廷受到封赏,并使其家族成为朝野所敬仰的家族,其居地巨鹿郡下曲阳也就发展成为魏姓历史上最著名的大郡望。与此同时,魏姓也有进入江苏、浙江、甘肃、宁夏者。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多国林立,连年战乱多事,魏姓也同其他姓氏家族一起,举家南迁,或迁入今江西,或迁入今福建等地。
盛唐时,魏姓繁盛,人丁兴旺,郡望与名人显宦大量出现,并且有部分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于福建安家,后又徙至广东等地,使家族播迁更加广泛,唐末,战乱烽烟又起,外族入主中原,魏姓被迫再度南迁,广泛进入到南方各地。
截止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广大地区,繁衍于中国各地,从而使魏姓成为中国一大姓氏。
魏姓的郡望主要有钜鹿、任城等。
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钜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相当今山东省德州、高唐,河北省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城郡:三国魏置任城郡(今山东省微山县一带)。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
敬爱、治礼、十思、钜鹿、九合等。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
钜鹿堂:魏姓因钜鹿郡为望,故也以“钜鹿堂”为其堂号。
一、魏wèi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均有分布。汉、佤、鲜、哈尼、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於毕,其后国绝。裔孙万,为晋献公大夫,封於魏,河中河西县也,因为魏氏。”郑樵亦注:“始祖毕公高封於毕,为毕氏,(按:杜预曰:‘毕在长安西北,今长安县西有杜山。’)毕陌至毕万事晋,封於魏”。(按:杜预曰:“‘魏在河东河北县。’河北,今为平陆县,陕州治有魏城,后虽迁徙不常,自封魏之后皆号‘魏’,子孙以国为氏。”)(2)为芈姓所改。《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芈姓改魏者,秦之穰侯魏冉是也。”
3、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冒氏》载:“宋魏了翁本姓高,养于姑魏,冒姓魏氏。”
4、佤族之魏姓,则由佤语姓氏“希奈”而改,或改为“肖”。
5、鄂伦春族之魏姓,则由魏拉依尔(按:亦译作“魏拉依嫩”)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魏”而得。春秋时晋有魏剻;汉有魏相,定陶人,御史大夫;唐代有魏征;明代有魏忠贤。
二、魏
魏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多此姓,4省魏姓约占全国汉族魏姓人口42%。
魏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裔毕万,仕晋封于魏城(故城在今山西芮城东北)为魏侯,至犨、绛、舒世代为晋卿,后瓜分晋为诸侯称王,即魏国,至魏王假为秦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
2、系自芈姓。秦之穰侯魏冉,其先出自芈姓,见《史记》。
3、魏氏亦有嬴姓者,见《盟会图》。指西土之魏骀也。
4、固道魏氏,出自氐人,见《周书》。
5、宋时浙东安抚使魏了翁,原姓高,养于姑夫魏姓家,冒姓魏。
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倭彻赫氏后改为魏氏。今满族姓。
7、佤族斯内氏,汉姓为魏。
8、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汉姓为魏。
9、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魏姓名人:
魏犨、春秋时事晋公子重耳,亦称魏武子,为姬姓魏之始祖。
郡望:巨鹿,任城。
魏姓古代名人
魏毕万春秋,晋献公十六年,以赵夙为御,毕万为右,攻灭霍、耿、魏三小国,以魏封毕万,为大夫。遂以国名为姓氏,此为魏氏发祥之始。
魏武子春秋,又名魏犨,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名人。
魏文侯东周,东周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
魏武侯东周,姬姓,魏氏,名击。东周战国初期魏国国君与中原霸主。
魏惠王东周,汉族,姬姓,名罃。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是有史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在开封定都的国君,对开封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魏昭王东周(?─前277年),汉族,姬姓,魏氏,名遫。魏襄王之子。东周魏国第5代国君。
魏延三国(公元169年-公元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
魏收南北朝(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
魏徵唐朝(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祖籍巨鹿下曲阳(河北晋州西)。一说馆陶(今属河北)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侍中(宰相),封郑国公。
魏犨春秋,即魏武子,晋文公“五贤”之一。
魏颗春秋,晋国大臣,令狐氏开宗始祖。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故事主人公,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魏绛春秋,晋国大夫,曾“九合诸侯”,使晋国成为山戎之主。谥号昭子。
魏舒春秋,晋国正卿,军事改革家。一次在太原与白狄的战争中,建议“毁车为行”,取得胜利,是中国古代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先声。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代替韩宣子执晋国政。谥号献子。
魏驹春秋,即魏宣子,又称魏桓子。春秋时期晋国魏氏领袖,与赵襄子、韩康子共灭智伯瑶,三分其地。
魏斯春秋,即魏文侯。
魏击春秋,即魏武侯。
魏罃春秋,即魏惠王。
魏无忌战国,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
魏冉战国,秦国丞相。
魏相西汉,宣帝时御史大夫,丞相。
魏应东汉,今文经学家,曾参与汉章帝时期在洛阳白虎观举行的著名经学会议。
魏伯阳东汉,著名炼丹家,号云牙子。著作〈参同契〉。
魏朗东汉,党锢之祸中“八俊”之一。
魏续东汉末年,吕布部将。
魏种东汉末年,曹操将领。
魏攸东汉末年,刘虞将领。
魏华存西晋,女道士,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太师,称“紫虚元君南岳魏夫人”。
魏了翁南宋,思想家。原姓高,后复姓魏。
魏忠贤明代末期,著名宦官。原名李进忠。
魏学洢明代末期,东林党人魏大中之子。作〈核舟记〉。
孝仪纯皇后即令妃、清代乾隆帝妃。本姓魏,嘉庆帝生母。后母凭子贵追封皇后。
魏象枢清初,大臣和学者。
魏禧清代初期,散文家。
魏姓近代名人
魏源清朝(1794-1857),原名魏远达,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魏”。
魏姓的郡望主要有钜鹿、任城等。
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钜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相当今山东省德州、高唐,河北省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城郡:三国魏置任城郡(今山东省微山县一带)。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
敬爱、治礼、十思、钜鹿、九合等。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
钜鹿堂:魏姓因钜鹿郡为望,故也以“钜鹿堂”为其堂号。
一、魏wèi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均有分布。汉、佤、鲜、哈尼、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於毕,其后国绝。裔孙万,为晋献公大夫,封於魏,河中河西县也,因为魏氏。”郑樵亦注:“始祖毕公高封於毕,为毕氏,(按:杜预曰:‘毕在长安西北,今长安县西有杜山。’)毕陌至毕万事晋,封於魏”。(按:杜预曰:“‘魏在河东河北县。’河北,今为平陆县,陕州治有魏城,后虽迁徙不常,自封魏之后皆号‘魏’,子孙以国为氏。”)(2)为芈姓所改。《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芈姓改魏者,秦之穰侯魏冉是也。”
3、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冒氏》载:“宋魏了翁本姓高,养于姑魏,冒姓魏氏。”
4、佤族之魏姓,则由佤语姓氏“希奈”而改,或改为“肖”。
5、鄂伦春族之魏姓,则由魏拉依尔(按:亦译作“魏拉依嫩”)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魏”而得。春秋时晋有魏剻;汉有魏相,定陶人,御史大夫;唐代有魏征;明代有魏忠贤。
二、魏
魏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多此姓,4省魏姓约占全国汉族魏姓人口42%。
魏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裔毕万,仕晋封于魏城(故城在今山西芮城东北)为魏侯,至犨、绛、舒世代为晋卿,后瓜分晋为诸侯称王,即魏国,至魏王假为秦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
2、系自芈姓。秦之穰侯魏冉,其先出自芈姓,见《史记》。
3、魏氏亦有嬴姓者,见《盟会图》。指西土之魏骀也。
4、固道魏氏,出自氐人,见《周书》。
5、宋时浙东安抚使魏了翁,原姓高,养于姑夫魏姓家,冒姓魏。
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倭彻赫氏后改为魏氏。今满族姓。
7、佤族斯内氏,汉姓为魏。
8、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汉姓为魏。
9、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魏姓名人:
魏犨、春秋时事晋公子重耳,亦称魏武子,为姬姓魏之始祖。
郡望:巨鹿,任城。
一、魏wèi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均有分布。汉、佤、鲜、哈尼、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於毕,其后国绝。裔孙万,为晋献公大夫,封於魏,河中河西县也,因为魏氏。”郑樵亦注:“始祖毕公高封於毕,为毕氏,(按:杜预曰:‘毕在长安西北,今长安县西有杜山。’)毕陌至毕万事晋,封於魏”。(按:杜预曰:“‘魏在河东河北县。’河北,今为平陆县,陕州治有魏城,后虽迁徙不常,自封魏之后皆号‘魏’,子孙以国为氏。”)(2)为芈姓所改。《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芈姓改魏者,秦之穰侯魏冉是也。”
3、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冒氏》载:“宋魏了翁本姓高,养于姑魏,冒姓魏氏。”
4、佤族之魏姓,则由佤语姓氏“希奈”而改,或改为“肖”。
5、鄂伦春族之魏姓,则由魏拉依尔(按:亦译作“魏拉依嫩”)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魏”而得。春秋时晋有魏剻;汉有魏相,定陶人,御史大夫;唐代有魏征;明代有魏忠贤。
二、魏
魏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多此姓,4省魏姓约占全国汉族魏姓人口42%。
魏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裔毕万,仕晋封于魏城(故城在今山西芮城东北)为魏侯,至犨、绛、舒世代为晋卿,后瓜分晋为诸侯称王,即魏国,至魏王假为秦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
2、系自芈姓。秦之穰侯魏冉,其先出自芈姓,见《史记》。
3、魏氏亦有嬴姓者,见《盟会图》。指西土之魏骀也。
4、固道魏氏,出自氐人,见《周书》。
5、宋时浙东安抚使魏了翁,原姓高,养于姑夫魏姓家,冒姓魏。
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倭彻赫氏后改为魏氏。今满族姓。
7、佤族斯内氏,汉姓为魏。
8、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汉姓为魏。
9、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魏姓名人:
魏犨、春秋时事晋公子重耳,亦称魏武子,为姬姓魏之始祖。
郡望:巨鹿,任城。
魏姓的郡望主要有钜鹿、任城等。
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钜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相当今山东省德州、高唐,河北省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城郡:三国魏置任城郡(今山东省微山县一带)。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任城。
敬爱、治礼、十思、钜鹿、九合等。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
钜鹿堂:魏姓因钜鹿郡为望,故也以“钜鹿堂”为其堂号。
一、魏wèi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均有分布。汉、佤、鲜、哈尼、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注云:“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於毕,其后国绝。裔孙万,为晋献公大夫,封於魏,河中河西县也,因为魏氏。”郑樵亦注:“始祖毕公高封於毕,为毕氏,(按:杜预曰:‘毕在长安西北,今长安县西有杜山。’)毕陌至毕万事晋,封於魏”。(按:杜预曰:“‘魏在河东河北县。’河北,今为平陆县,陕州治有魏城,后虽迁徙不常,自封魏之后皆号‘魏’,子孙以国为氏。”)(2)为芈姓所改。《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芈姓改魏者,秦之穰侯魏冉是也。”
3、或为高姓所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冒氏》载:“宋魏了翁本姓高,养于姑魏,冒姓魏氏。”
4、佤族之魏姓,则由佤语姓氏“希奈”而改,或改为“肖”。
5、鄂伦春族之魏姓,则由魏拉依尔(按:亦译作“魏拉依嫩”)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魏”而得。春秋时晋有魏剻;汉有魏相,定陶人,御史大夫;唐代有魏征;明代有魏忠贤。
二、魏
魏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等省多此姓,4省魏姓约占全国汉族魏姓人口42%。
魏姓起源:
1、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裔毕万,仕晋封于魏城(故城在今山西芮城东北)为魏侯,至犨、绛、舒世代为晋卿,后瓜分晋为诸侯称王,即魏国,至魏王假为秦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
2、系自芈姓。秦之穰侯魏冉,其先出自芈姓,见《史记》。
3、魏氏亦有嬴姓者,见《盟会图》。指西土之魏骀也。
4、固道魏氏,出自氐人,见《周书》。
5、宋时浙东安抚使魏了翁,原姓高,养于姑夫魏姓家,冒姓魏。
6、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倭彻赫氏后改为魏氏。今满族姓。
7、佤族斯内氏,汉姓为魏。
8、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汉姓为魏。
9、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魏姓名人:
魏犨、春秋时事晋公子重耳,亦称魏武子,为姬姓魏之始祖。
郡望:巨鹿,任城。
其他姓氏
[ 魏 ]的同部首字 - [ 鬼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