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一年级科学书认识天气教学设计

时间:2021-05-24 作者:DMW 字数:2134字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和特征;

2. 发展学生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

3. 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天气的关注和防御意识。

教学准备:

科学课本、图片、天气记录表、实验材料(玻璃杯、水、冰块、湿布、水母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 师生共同观察窗外的天气,让学生描述看到的天气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天气吗?天气会有什么变化?

二、发现(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的天气现象,例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学生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记录表上;

三、探究(15分钟)

1. 喷壶实验:教师将一小杯水喷向教室的天花板,然后请同学们描述教室内的变化;

2. 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这个实验跟天气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四、学习(20分钟)

1. 学生翻阅课本相关内容,了解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2.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天气预报图,了解不同天气图标的含义,并解释其代表的天气现象;

五、实验(15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探究影响天气的因素;

2.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

a. 使用湿布覆盖玻璃杯,观察玻璃杯的变化;

b. 在玻璃杯中放入冰块,观察玻璃杯的变化;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就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

六、总结(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a. 什么是天气?

b. 天气有哪些变化?

c. 什么因素会影响天气?

2. 学生进行小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点;

七、拓展活动(10分钟)

1. 学生自行选择一种天气现象,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写一篇小作文;

2.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讨论。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2. 学生完成的天气记录表、实验记录等;

3. 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作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