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课题一教学设计

时间:2022-01-21 作者:DMW 字数:2817字

教学设计

课题:金属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并领会金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金属制品,例如金属器具、金属建筑物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和优势。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0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与金属内部的电子结构有关。

2.通过实验展示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教师可以准备一块金属板和一块非金属板,用电线连接它们与电流表,然后将热源放在两个板的一侧,观察电流和温度的变化。学生可以观察到金属板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相对较好。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20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易氧化性、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与非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等。通过实际案例解释金属的易氧化性和常见的防腐措施。

2.通过实验展示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金属片,如锌片和铁片,和一些稀盐酸,将金属片分别放入不同的酸溶液中,观察氢气的生成情况。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性质。

四、金属的反应特点(15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金属的反应特点,包括与氧气的反应、与水的反应等。通过实例案例和观察让学生了解金属的反应特点。

2.通过实验展示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金属片,如锌片和铝片,将金属片与水接触,观察氢气的生成情况。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结果,了解金属与水的反应特点。

五、反思与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回顾本课的重点知识和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整理本堂课的笔记和实验报告,提出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反应,包括课堂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对金属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描述和分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对金属的运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金属的冶炼和制备过程。

2.组织学生参观金属加工工厂,亲身体验金属的应用和加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