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逸(1892 年 8 月 10 日-1974 年 11 月 19 日),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人,1908 年入广东陆军小学堂,1909 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 年参加黄花岗起义,1912 年考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1914 年加入中华革命。1926 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 4 军第 25 师参谋长。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国共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云逸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参与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率部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参与开辟和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张云逸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 3 支队司令员、新四军副军长兼第 2 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张云逸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55 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4 年 11 月 19 日在北京病逝,享年 82 岁。
张云逸是中国共产的优秀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张云逸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在广东陆军小学堂和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学习期间,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1911 年,张云逸参加了黄花岗起义,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受到了革命人的赞扬。1912 年,他考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加入了中华革命。
1926 年,张云逸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 4 军第 25 师参谋长。在北伐战争中,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为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了中国共产,继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云逸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参与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率部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参与开辟和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百色起义中,他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为起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他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扩大了红军的力量。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他指挥部队英勇作战,多次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张云逸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 3 支队司令员、新四军副军长兼第 2 师师长。在抗日战争中,他积极开展抗日斗争,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指挥部队在淮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放战争时期,张云逸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他积极组织部队进行战斗,为解放华东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云逸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在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与建设和发展,为的繁荣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云逸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的一生。他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