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知识积累

小暑节气天气特点

时间:2022-07-15 作者:网络 字数:4672字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到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暑节气天气特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暑节气天气特点

南方雷暴、华南高温伏旱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淮河、秦岭一线降水增加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

长江中下游雷雨频频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小暑节气代表什么含义:

小暑(Lesser Heat),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是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和八日,为小暑天。“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这时与夏至相比,白天已经开始变短了,但是气温却一直在升高。

因为,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虽然己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但仍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收支情况仍是收大于支。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北半球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而不会随日照时间的缩短而马上改变。由此可以推出,虽然从天文学上说,小暑时北半球的光照时间己经缩短,但是真正炎热的夏天还没有到,于是就被称为小暑,并且民谚也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天气开始炎热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slight heat)。《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

江淮流域城市陆续出梅,全国即将入伏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和入伏有什么区别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入伏指的是三伏天的开始。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今年初伏第一天是7月12日。“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小暑节气天气特点相关文章:

★ 小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小暑大暑处暑哪个最热

★ 24节气小暑的传统习俗活动

★ 2025立夏节气的民间习俗活动

★ 24节气的小暑是什么意思

★ 小寒时节三候介绍

★ 小暑和大暑的区别是什么

★ 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

★ 2019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时节养生保健四大注意事项

★ 小暑是几月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