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屠格涅夫(1818 - 1883)
俄国作家。生于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在祖传的斯帕斯克庄园度过童年、少年时代。1827年迁居莫斯科,1833年入莫斯科大学,次年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1838-1841年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学,结识巴枯宁、斯坦凯维奇。1843年发表长诗《巴拉莎》引起别林斯基的关注。同年在彼得堡结识法国歌唱家波里娜·维亚尔多,此后一生与她一家关系密切。
1847年在国外旅行时所写的散文特写《霍尔与卡里内奇》在《现代人》上发表大获成功,开始为《现代人》撰稿。陆续写出《猎人笔记》(包括25个短篇,1852年发行单行本),深情地描绘了俄罗斯乡村景观和农民的不幸生活,具有强烈的反农奴制倾向。这一时期还创作了《食客》(1848)、《单身汉》(1849)等剧作。1852年违反审查机关禁令发表文章悼念果戈理,被当局拘留并逐回斯帕斯克村,创作中篇小说《木木》抨击农奴制。1853年获准回彼得堡。
50年代写下《多余人日记》(1850)、《雅科夫·巴辛可夫》(1855)、《僻静的角落》(1854)、《浮士德》(1856)、《阿霞》(1858)等中篇小说,反映了贵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第一部长篇小说《罗亭》(1856)以巴枯宁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空谈、雄辩的贵族知识分子“多余的人”形象。长篇《贵族之家》则细腻描写了贵族知识分子感伤的爱情故事。由于政治立场的分歧,1860年与《现代人》杂志断绝关系,在政治态度较温和的《俄国导报》上发表《前夜》(1860)、《父与子》(1862)两个著名长篇。《前夜》通过贵族少女叶莲娜与保加利亚青年的爱情故事,塑造了积极行动、献身事业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预示俄国面临着变革前夜。《父与子》揭示了俄国19世纪60年代新旧两代知识分子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必然决裂,主人公巴扎罗夫成为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形象,小说受到激进青年和保守贵族的共同抗议,引起社会的激烈争论。
屠格涅夫多次旅行西方,1862赴法国(此后基本定居国外),结识了都德、左拉、莫泊桑、福楼拜等法国著名作家。1864年、1865年发表了感伤的带有唯美色彩的中篇小说《幻影》、《够了》等。1867年发表长篇小说《烟》,将社会革命比作一团烟雾,讽剌了俄国旧贵族和流亡的革命者。1877年发表的最后一篇长篇《处女地》力求反映70年代的民粹派运动,被认为是失败之作。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表了一些追忆往事优美抒情的作品《旅长》、《草原上的李尔王》、《春潮》、《普宁与巴市林》等。1878-1882年创作80多篇散文诗,大多感叹人生,追忆往事,笔触优美富于哲理,忧郁而悲观。1883年8月病逝于巴黎近郊。屠格涅夫在俄国19世纪作家中第一个获得世界声誉,他的长篇小说敏感而尖锐地抓住了各个时期俄国的社会问题,塑造了一系列纯朴美好的俄罗斯女性形象。他的文学语言简捷朴素,风格抒情而蕴含哲理,对俄语的规范化作出了贡献。尤其擅长于描写爱情和捕捉自然之美。从1915年《春潮》被译介到中国,屠格涅夫的作品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