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杜甫(712 - 770)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唐初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7岁时开始学诗。20 岁后开始了为时10年以上的“壮游”时期,先后漫游吴、越、齐、赵等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友谊。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在长安居住10年。天宝六载,应科举考试,因李林甫从中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四载,出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安禄山叛乱,他流亡颠沛,在赴灵武途中,为叛军俘获。至德二载(757),脱身至凤翔,肃宗任为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筑草堂于成都,安家定居于浣花溪畔。两年后,入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765),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经今湖北入湖南。五年,贫病交加,死于湘江舟中。
杜甫继承了儒家思想进步的一面,“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立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怀着满腔的政治热情关心国家的命运,长期的流离失所又使他接近人民,体会到人民的情绪和愿望,所以忧国忧民始终是杜甫的基本思想,也是他诗歌中现实主义精神的思想基础。
他的诗作多达1000余首,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这一历史转折过程中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后世誉之为“诗史”。他的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充分表现出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罪行的强烈憎恨,如《兵车行》、《前出塞》、《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皆为古今传诵的名篇。还有些咏物、写景诗,也都渗透着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对祖国山川风物的热爱,如《春夜喜雨》、《月夜》、《望岳》等。
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生活气息,笔调客观严谨,思想深沉凝重。语言上用功很深,“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无论是五言、七言、古体、近体,莫不精工锤炼,卓然成章。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采用俗语和韵律美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诗的风格多种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他精于各种诗体,其乐府诗不沿用旧题,而是“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元稹《乐府古题序》),为后来的新乐府运动开创了先河。绝句则吸收了民歌的精华,写得“无意求工而别有风致”(《唐宋诗醇》)。
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他的诗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