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辛弃疾[ 文学作家 ]

    文学作家 时间:10-30 热度:1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辛弃疾(1140 - 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出生时,家乡沦陷于金已十余年。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济南农民耿京起义抗金。22岁的辛弃疾聚众2000人,加入义军,任掌书记。力劝耿京与朝廷正规军联系,共同抗金。次年,奉命赴建康朝见宋高宗,被授承务郎。北归途中获悉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人,立即率50轻骑驰入金营,生擒张安国,率众投奔朝廷。此举使南宋朝野震惊,辛弃疾名重一时,被委为江阴签判。 南渡之初,曾向孝宗皇帝奏陈《美芹十论》,向宰相虞允文上《九议》,提出富国强兵的一系列谋略,但得不到采纳。从孝宗隆兴元年(1163)到淳熙八年(1181)长期出任地方官,包括通判建康府、出知滁州以及江西提点刑狱和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安抚使。政绩卓著。由于他力主抗战,触犯了当权的主和派,屡遭打击,于淳熙八年被革职。从淳熙九年(1182)到宁宗开禧三年(1207)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和铅山东北的瓢泉。其间虽到福建等地做过地方官,但时间都很短。他自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开禧三年秋,朝廷再次对金用兵,请辛弃疾出山,诏命到达之日,病已沉重。9月10日,赍志以殁。 辛弃疾词集名《稼轩长短句》,思想内容非常深广。它记载了辛弃疾所从事的抗金武装斗争,寄寓着他光复山河、富国强兵的理想,蕴含着不受重用的抑郁之气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第一次把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写到词里来。《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表现出昂扬的爱国主义激情。辛弃疾的爱国理想不得实现,只能是借山怨水抒发一腔忠愤。在很多词篇里,常常是悲歌当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辛词中也有悲秋伤春、相思离别之作。大多呈现出婉约沉郁的风格。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青玉案·元夕》等。 农村题材词描绘了优美如画的农村风光,表现恬静闲适的情趣。如《丑奴儿近·效李易安体》、《清平乐·村居》等。《稼轩长短句》在中国词的发展史上是巍峨博大的第一座高峰。它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对词的题材作了最彻底的解放。词作风格多姿,既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又在词的形式、格律、语言、艺术手法上大胆创新。少数是应酬之作,也有用典过多显得艰涩的作品。但从总的方面看,是词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对后代词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有《稼轩长短句》传世。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辛弃疾.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二、 保护会员隐私权

    您注册本站相关服务时,跟据网站要求提供相关个人信息;在您使用本站服务、参加网站活动、或访问网站网页时,网站自动接收并记录的您浏览器上的服务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网站Cookie中的资料及您要求取用的网页记录;本站承诺不公开或透露您的密码、手机号码等在本站的非公开信息。除非因会员本人的需要、法律或其他合法程序的要求、服务条款的改变或修订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