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林肯传》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桑德堡[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06-25 热度:33℃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作品提要】

    阿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1809—1865)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世界人民心中的一个传奇式人物。从一个小小的州议员到跻身于国会的政治中心,再到走上总统的宝座,林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在实践着他的政治理想,即建立一个平等统一繁荣的美国。1861—1865年美国战时期,林肯作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领袖,在人民众的推动下,领导联邦平定了南部反动奴隶主的武装叛乱,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成功地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美国的腾飞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这场废奴运动触动了南方种植庄园主们的根本利益,林肯最后不幸被同情奴隶主的刺客暗杀。

    【作品选录】

    早在1858年,林肯在来往的政治信件中就日益显示出他对于处理人事有罕见的才能。他在一些信中说,他并未“下定赌注”要反对西华德;他又说格里利是诚实的,虽然他“是我们的一个累赘”;他还说敌人的诡计是“企图在我们中间煽起各种猜疑和妒忌”;“我们的当务之急莫过于消除相互之间不应有的猜疑了”。

    虽然林肯已经知道许许多多的县代表大会都将提名他为国会参议员候选人,但他在6月1日却写信给另外一个人说,他认为各县代表大会宣布它们提名谁为国会参议员候选人是不“必要的”。《芝加哥论坛报》在6月14日说,九十五个县的代表大会赞成林肯,这个破天荒的行动是对格里利和支持道格拉斯的东部人“从外部进行干预的抗议”。

    当1858年6月16日州代表大会在斯普林菲尔德举行时,许多人说:“我们了解道格拉斯,我们同他斗了多年。现在我们打算在这次竞选中收拾他。”大会一致通过决议说:“阿伯拉罕·林肯是伊利诺斯州人为国会参议院选出的第一位和唯一的一位参议员竞选人,他将接替斯蒂文·阿·道格拉斯的参议员席位。”

    晚上,林肯来到州众议院大厅里,全场顿时欢声雷动。他鞠躬致谢,并轻声地说,“大会主席和各位先生”,然后他照稿子念了演说词。他起草这篇稿子时花的功夫之大和修改时用心之细,超过了他一生中的任何其他演说稿。在头一天晚上他曾把这篇稿子念给一些领人听,他们劝他不要发表这篇演说。但是现在他念道:

    “如果我们能首先了解我们的处境和趋向,那么我们就能更好地判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怎样去做。自从开始执行一项有着公开宣布的目标和充满信心的诺言的政策以来,迄今已是第五个年头了。这项政策旨在结束由于奴隶制问题而引起的动荡不安,可是在贯彻这项政策的过程中,动荡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据我的看法,不到危机临头和危机过去之后,动荡是不会停止的。‘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完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将完全变成另外一种东西。”

    大街上万头攒动。林肯听到道格拉斯对街上人说:“林肯先生明目张胆地鼓吹一次地区之间的战争,一次北部反对南部、自由州反对蓄奴州的战争。这将是一次毁灭的战争,它将无情地继续下去,直到不是这一方就是那一方被征服,直到所有的州都成为自由州或蓄奴州为止。”

    第二天晚上,林肯在特雷蒙特大厦的同一个台上对人数略少的众演讲。当时焰火齐放,鼓乐喧天,第七区的德意志人和俱乐部的铜管乐队在吹奏乐曲。他开始说:“我并不佯言我不喜欢进入国会参议院,我不故作这种伪善的姿态。但我确实要告诉你们,在这一重大的争端当中不论道格拉斯法官或我自己在今晚以后是否会被人谈论,这对你们——对全国人民大众——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林肯写信向道格拉斯挑战,要求辩论。道格拉斯接受了。两人将在这个州七个不同地区的城市的讲台上对垒,在各种问题上进行较量。对于他们的辩论全伊利诺斯州都在注视着,全国都在倾听着。报刊对读者说,记者将用新发明的速记法“把全文逐字逐句地”向全国报道。8月21日,在奥塔瓦公广场上,一万二千名听众头顶盛暑骄,也有坐的,也有站的,聆听两人的第一次辩论。他们听了足足三个小时。那天从芝加哥开来了一列火车,拖着十七节满载听众的车厢。人们乘坐火车、船只、大车、马车或干脆步行前来。他们挥舞旗帜,列队游行,簇拥着他们的英雄。

    第二场辩论〈8月27日〉在伊利诺斯州边远的西北角弗里波特举行。一列手持火炬的人前往迎接道格拉斯。一万五千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倾听了三个小时。当时乌云密布,寒气袭人,薄雾弥漫大地,空中还飘洒着蒙蒙细雨。有些人在前一天晚上就乘坐新卧车从芝加哥赶来了。一列在加利纳线上行驶的有十六节车厢的火车载来了一千名旅客。这一天,演说者们讨论了德雷德·司各脱判决案、堪萨斯事件、利康普顿宪法、准州议会和奴隶制扩展问题。

    然后辩论者和速记员南下三百英里抵达琼斯博罗。这个地方所处的纬度比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还低。〈9月15日〉在这里聚集了大约一千四百名听众,大多数人对大辩论都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这个地方正好位于肯塔基和密苏里两个蓄奴州之间。有好几节车厢满载从这两个州来听大辩论的旅客到达这里。《芝加哥时报》写道:“对道格拉斯的热情是强烈的,人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他重新选入参议院,他在那里已经为他自己和他的州赢得了不朽的声名。”至于林肯的演讲,《路易斯维尔报》写道:“希望每个人都不要忘了去读一读,林肯的话深刻辛辣,扣人心弦,这是些被有的人生动地称为好战类型的话。”

    三天以后,辩论者和记者都北上到〈伊利诺斯州〉查尔斯顿。一万二千人到这个县的集市上来听他们演讲。

    10月7日,他们来到诺克斯县的盖尔斯堡。两万多人站的站,坐的坐,谛听林肯和道格拉斯演讲。凛冽的西北风把旗帜和标语撕裂成破布条。潮湿冷的空气使那些忘记带大衣的人冷入骨髓。两个辩论者讲了三个小时,人们把衣服扣紧,坚持听下去。听众当中有许多人由于经常扶犁,手上长满了硬茧,又因为常常跟在犁和牲口后面,双脚踩在泥土块上,所以两结实,肌肉隆起。他们脸润,饱经风霜,是和泥巴打交道的人。只要有值得倾听和值得记忆的东西,他们是能够顶住刺骨的寒风的。

    他们两人在伊利诺斯的演讲所吸引的听众,人数之多、情绪之热烈,在美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他们同时也是在对全国演讲。数百万人读到了辩论的主要容,大城市的报纸全文加以报道。辩论词组成了一本激情洋溢的书,一本记载着美国的梦想、胜利和失败的年鉴,一本关于国民的思想和希望的问答手册。美国一部分强有力的人赞同道格拉斯在昆西讲的话:“让每一个州各管各的事而不要干涉它的邻居!……如果我们都坚持这个原则,那么林肯先生就会发现我们的和国可以分成自由州和蓄奴州两部分而永远存在下去。……坚持这个伟大原则,我们就可以像现在一样继续前进,使财富积累,人口增加,力量壮大,让一切能使一个国家强大的东西都繁荣兴旺起来,直到全世界对我们都称羡不已,在我们面前战栗不安,直到我们把这整个大陆变成一个以海洋为界的和国。”

    那些对奴隶制问题希望或不希望保持沉默的人都懂得林肯的质问:“你们说它〔奴隶制〕是错误的,但你们又喋喋不休地……争论说这里不是反对它的合适地方。你们说一定不能在自由州里反对,因为那里并不存在奴隶制;又一定不能在蓄奴州里反对,因为它就存在于那里;一定不能在政界反对,因为会引起争吵;又一定不能在布道坛上反对,因为它不是宗教问题。那么究竟在哪里可以反对它呢?那就没有合适的地方来反对它了。”

    最高法院作出的判决说,不能用投票表决的办法禁止在新领地把奴隶当作财产。林肯针对这项判决说,“他的〔道格拉斯的〕同他合作的最高法院,已经背离了他的‘人民主权’论”。道格拉斯的论据已经浅薄到像“用饿死的鸽子的影子煮的汤一样索然无味”。

    林肯引用一份最高法院的判决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人们千方百计地不断制造舆论,使黑人在这个联邦的各个州里成为人们的财产,而且除了是财产以外再也不是什么别的东西”。为什么联邦宪法在涉及奴隶制问题时要用“隐晦的语言”而不是明白地、直截了当地写出来呢?为什么“黑人”和“奴隶制”这样的字眼被省略了呢?难道这不是一个经常引起争吵的重大问题吗?奴隶制这个问题影响了每一个人的思想,而且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从政治、宗教、文学一直到道德方面,造成了人们的分裂。“当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可怜的舌头不再动弹的时候,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国家里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它是两个原则之间的永恒的斗争……一个是人类的普遍权利,另一个是帝王的神圣权利。这和说‘你流汗受苦,我坐享其成’是一个意思。不论它是用什么形式讲出来的,不论它是出于一个一心想骑在自己国家的人民头上、依赖他们的劳动果实生活的帝王之口,还是出于为其奴役另一种族的丑行辩解的某一种族之口,同样都是残暴的原则。”

    林肯在弗里波特向道格拉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是:“联邦某一准州的人民,在州宪法产生之前,能否用任何合法的手段,不顾合众国任何一个公民的意愿,而把奴隶制从该地区排除出去呢?”道格拉斯的回答实际等于说“可以”。道格拉斯的这个回答,在南部引起了一场反对他的风暴,也使他失去了许多要求同南部保持联系的北部民朋友。

    当道格拉斯把林肯的反对奴隶制的观点歪曲成主张种族平等时,林肯回答说,这是文字游戏式的诡辩。在查尔斯顿,林肯指着一个人说:“我说你今天在这里,你却用你昨天在那里来证明我说谎。我说你脱了帽子,你却把帽子重新戴上来证明我说谎。这就是道格拉斯论证的全部力量。”

    10月30日,斯普林菲尔德周围的几千农民套上他们的大车进城去参加一次众大会。林肯将作这次竞选活动的最后一次演讲。一万人蜂拥到州政府大厦广场上。层层人向讲台前涌来。

    林肯大约在两点钟开始他的演讲。“我站在这里,被朋友们围住——我深信,其中有些是政界朋友,但全都是私人朋友。在最后这一场演说中,是否允许我讲几句关于我自己的话呢?在这次竞选运动中,我担任了一个吃力的角,在某些方面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痛苦的角。”他面向整个南部说:“我一直承认南部人民有要求追回逃亡奴隶的合法权利。我一贯反对国会有干涉各州现存制度的合法权利……”

    在结束他的讲话时,林肯用同样的语气说:“人们一向说我有野心。上帝知道,我一开始就多么诚恳地祈祷,但愿野心之门不打开才好。我承认我对政治荣誉不是无动于衷的。但是今天,如果密苏里妥协案的限制能够得到恢复,如果由于必要,在坚决反对奴隶制扩展的前提下,整个奴隶制问题在它存在的地方能够重新恢复到‘宽容’的旧基础上来,那么,我考虑在原则上我会欣然同意道格拉斯法官将永不离任,我将永不就任。”这是一篇对南北部人民都有重大意义的演说,是在千钧一发的紧张时刻作出的清醒的呼吁。

    11月2日,选举日到了。伊利诺斯州北部气候潮湿冷。虽然林肯比道格拉斯多得了四千零八十五张选票,但因选区划分不公正,道格拉斯反而在州议会里占有多数。林肯写信给忠实的朋友们说:“另一次爆炸很快就会发生。”道格拉斯以玩弄既破坏又支持奴隶势力的最为狡黠的手法来赢得人们的支持。“没有什么巧妙的办法能使这一骗局……持久。”林肯很高兴他自己参加了这次竞选。“虽然我现在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而且将被人遗忘,但是我相信,在我本人消失以后很久,我说过的一些话对于公民自由的事业将产生影响。”他还开玩笑说,他像一个孩子踢着脚趾一样,“因痛得太厉害而不能笑,可又因自己已经长大而不能哭”。

    林肯接到一份印好的请柬,通知他,1863年11月19日星期四,将在葛提斯堡举行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

    马萨诸塞州州长安德鲁的正式代表、《波士顿广告报》记者查尔斯·黑尔手拿铅笔和笔记本,记下了总统讲得很慢的演说词:

    八十七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说以考验任何一个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

    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

    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我们不能够圣化,我们不能够神化。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

    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地记起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

    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以便使我们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神,来完成那种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以便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以便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数以千计的评论一致公认,林肯本身体现了两种成果——解放和联邦,林肯所领导的这两个事业使这场战争赢得了胜利。黑人被当作财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鼓吹脱离联邦的州权论被扫进了垃圾堆,现在黑人可以从一个他们过着悲惨生活的地方迁移到另一个他们也同样要过悲惨生活的地方去——法律已允许他们迁移了。现在黑人读书已不再算是一种罪行,同样,教黑人读书也不再受到法律的制裁了。

    现在,正如林肯曾保证过的那样,限制向西部移居的一整套桎梏和枷锁也都被粉碎了。许多自耕农由于政治上的争吵曾经受阻,现在可以前往了。联合太平洋铁路可以开始铺轨了,企图扼杀它的种种互相倾轧的现象已烟消云散。北部的工业、金融和运输业几乎能以一种爆炸的力量,不受约束地突飞猛进了。这一切都应归功于这场战争。现在,这场战争还结出了一个丰硕的成果,合众国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在战争的浓烟和恶臭中,在战争的乐曲和美好的憧憬中,林肯也许比许多伟大英雄人物中的任何其他人都站得更高。这是许多人心里的想法。然而在林肯看来,伟大的英雄是人民。即使他千百遍地说他仅仅是人民的工具,那也不嫌多。

    白宫东厅停放着经过防腐处理后准备运走的遗体。一顶黑绉绸的帷幔罩着放在台上的灵柩。灵柩四周装饰着穗状饰物、草叶、银星和银线。一座银碑的面上刻着这样的铭文:

    合众国第十六任总统阿伯拉罕·林肯

    生于1809年2月12日

    卒于1865年4月15日

    (云京译)

    【赏析】

    关于林肯的传记很多,其中卡尔·桑德堡的《林肯传》在国际上影响较大,曾获1940年普利策历史奖。这本传记以文笔生动、容翔实见长。读者会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收获:(一)了解林肯其人;(二)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前因后果;(三)了解美国早期的发展历史。本书从美国独立讲起,结合美国资本主义早期发展史讲述了林肯光辉的一生。

    这本传记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是单纯的林肯生平大事纪年表似的罗列,而是从文学角度欣赏伟人,用艺术语言讲述伟人一生,生动再现历史的全景。传记重点围绕林肯的政治生涯展开。在奴隶制存留问题的政治争论中,林肯的思想和人格逐渐成熟完善,他勇敢挑起了废奴重担,同南方顽固的奴隶主们展开周旋与较量。林肯的雄辩和真诚为他赢得了总统宝座;凭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和不屈不挠的神,林肯带领他的人民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既废除了残忍的奴隶制,又保住了联邦统一。这个房子没有裂开,美国顺利进入了资本主义大发展时代。没有林肯,就没有美国的统一;没有林肯,美国的迅速崛起至少要晚半个世纪。

    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积极上进,善于思考。凭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神,林肯一步一步地走向政治的核心,直到问鼎总统宝座。“大辩论”首次亮明了林肯的废奴思想,在全书的地位可见一斑。林肯在这次大辩论中展现出来的非凡辩才被人们永远牢记,某种程度上为林肯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这场辩论激发了人们对奴隶制的思考,更多人意识到奴隶制度存在的非人道,从而为以后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作了铺垫。经过这场辩论,林肯也愈加坚定了铲除奴隶制的决心,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林肯踏上了坎坷的政治道路。他到处奔走,宣扬废奴思想;他怀天下,为实现一个富强民主的美国而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全书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人的林肯。书中既有林肯与他妻子玛丽和孩子相处时的温馨场面,也有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政治家林肯在面临重重压力时镇定自若的形象刻画。当选总统的那一刹那,他高兴地向妻子呼喊着“玛丽,我们当选了”。离开家乡那天,面对前来相送的父老,他挥手“我向你们亲切地告别”。在南北战争的艰苦岁月中,林肯能够坚定地签署《最后解放宣言》;但他也不是铁一样无坚不摧,当墨佛里斯博罗血战的消息传到白宫,他担心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面对南军的疯狂进攻,他顶住众人的压力,毫不犹豫地把帅印交给格兰特。葛底斯堡战役的惨烈,维克斯堡的十面埋伏,林肯经常处在风暴的中心。面对问题,他总能镇定冷静地处理,因为他坚信不合理的奴隶制度一定会崩溃。在葛底斯堡纪念碑落成典礼上,林肯心潮澎湃,激动地发表了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演说中,林肯回顾了战争的艰苦,肯定了废奴运动的正确和正义,更向世人宣告了林肯的梦想——“使国家在上帝的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林肯带领美国人民赢得了战争,却也触动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招来奴隶主们的嫉恨。林肯成功地稳住了联邦的大船,然而当这只大船胜利靠岸,船长却倒在了刺客的下。全国人民震惊,世界也沉浸在悲痛之中。“大树倒下才量得最准”。正是林肯所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美国从此才踏上了强国之路。

    桑德堡的《林肯传》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对事实不遗余力的再现外,行云流水似的语言也是此书的一大亮点。纵观《林肯传》,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没有做作的辞藻堆砌,没有笨拙的事实罗列,行文中处处透着一种大气磅礴的感染力。桑德堡用文学的语言讲述着一个真实的林肯,而真实则是传记创造的最高准则。

    总统林肯,政治家林肯,演说家林肯,任何评论都不能全面地反映林肯。在桑德堡的《林肯传》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人化的林肯,他有着辛苦辗转的童年,壮志不言愁的少年,怀天下的青年,成熟果敢的中年,光辉奋斗的一生。托马斯·卡莱尔曾经说过:“历史是无数传记的结晶。”阿伯拉罕·林肯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传记。解读《林肯传》就是在传记中寻访历史,在历史中与伟人对话。

    (康利荣)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林肯传》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桑德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莎士比亚《罗蜜欧与朱丽叶 》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奥茨《他们》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 《定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狄德罗 亨利希·曼《臣仆》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列夫·托尔斯泰《琉森》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西西里柠檬》内容简介+原文+赏析__路·皮兰德娄 怀特《风暴眼》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简·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赏析 艾德尔《亨利·詹姆斯,大师年代》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哥尔斯密《威克菲牧师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式亭三马《浮世澡堂》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瓦·舒克申《太阳、老人、少女》原文+读后感 《红雨衣》内容简介+原文+赏析__莫拉维亚 克利福德《青年约翰生》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蛇神 [东非]佚名》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威廉·吉拉德·戈尔丁《尖顶》赏析 斯蒂文森《金银岛》赏析 尼克索《征服者贝莱》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阿耳戈英雄》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古希腊]佚名 世阿弥《谣曲二种》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书市上的斯薇特兰娜》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马卡宁 《斯巴达克思》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乔万尼奥里·范莱丽雅 莫拉维亚《房间与街道》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德莱塞《美国悲剧》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卡尔德隆《坚贞不屈的亲王》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赏析 莎士比亚《爱的徒劳》赏析 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