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汉末建安年间(196-220)集聚在魏国曹操父子周围的七位文学家。七子之称,首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阴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又因同居魏都,又称“邺下七子”。
七子都经历汉末大乱,家国涂炭,又都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统一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在他们的诗文中,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现实的惨象、民生的疾苦,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浸透着深沉的人生感慨,格调慷慨悲凉,文气磊落任纵。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这就是后代所说的“建安风骨”。代表作品如王粲的《七哀诗》、《登楼赋》、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刘桢的《赠从弟》等。都典型地体现了建安文学的主潮。七子的风格各具特点。孔融长于奏议散文,体气高妙;王粲兼长诗、赋、散文,主观情感色彩较浓,成就最高,被誉为“七子之冠冕”;刘桢长于诗,格调悲凉,钟嵘称其“真骨凌霜,高风跨俗”;陈琳、阮瑀以章表书记闻名当世,诗歌也取得一定成就;徐干能诗能文,情感深细;应玚诗则文采风华。
在中国文学史上,七子在诗、赋、散文上,都作出很大的贡献。如汉末初步成熟的五言诗,在他们的笔下,已变成精美飞扬了;赋由汉代的大赋完成了向抒情小赋的转变,并达到了一个高峰;散文形成了“文以气为主”的特点,重视作家艺术个性的建立,在一些作品中讲究对偶排比,好用典故,又成为汉末到西晋散文骈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七子著作,原集已佚失,今独存徐干的《中论》。清代杨逢辰著有《建安七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