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03-07 热度:28℃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927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这是伍尔夫小说中最富自传彩的一部,主人公兰姆西夫妇的原型是作者本人的父母。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窗》(The Window)描写一战前夕,哲学教授兰姆西一家和几个密友在苏格兰赫布里底岛度假。小说始于兰姆西太太在窗边向儿子詹姆斯提出的“到灯塔去”的许诺。因为天气不好和父亲的反对,这一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令詹姆斯耿耿于怀。兰姆西太太是完美的化身,宽容仁的天使她成为众人沟通的桥梁与联系他们的纽带,她对众人的意义犹如灯塔的光芒一般。第二部分《时光流逝》(Time Passes)曾于1926年出过法文版,记录了假期过后,一战爆发,兰姆西太太与两个儿女相继辞世,朋友离散,兰姆西一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岁月。第三部分《灯塔》(The Lighthouse)是全书的高潮,讲述离开海边十年后,兰姆西父子与一直仰慕兰姆西太太的女画家丽丽·布里斯科等人重游故地,布里斯科在对逝者的追思中得到灵感,终于为十年前搁置的画作添上了完美的最后一笔。兰姆西先生也与詹姆斯消除了隔膜,带着他登上灯塔,一了夙愿。《到灯塔去》被公认为现代派小说杰作。在这部作品里,小说情节被大大简化,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感知和微的分析,以无数心选择的细节造成所谓“重要的瞬间”。同样的瞬间,同样的事件触发了不同角各自不同的感受与心活动,又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与互动,使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展示。作者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描写某个个体的意识流,而是尝试记录多个人物在同一时刻的意识流动。同时,小说中神秘隐晦的多重象征也是评论者关注的重点,如灯塔、塔上的光芒、大海等等究竟象征着什么,伍尔夫并不明言,而是希望读者将其作为各自情感的寄托。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赏析 莫迪亚诺《暗店街》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钱伯斯《来自无人地带的明信片》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婚姻介绍所》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埃尔韦·巴赞 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布尔加科夫《狗心》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勒韦尔《萨德大传》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忏悔录》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奥古斯丁 《西西里柠檬》内容简介+原文+赏析__路·皮兰德娄 凯尔泰斯《无命运的人生》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泰戈尔《素芭》原文+读后感 《姆比盖的传说 [东非]佚名》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摩罗维迦和火友 [印度]迦梨陀娑》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冈察洛夫《悬崖》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安东尼·鲍威尔《伴随时光之曲而舞》赏析 阿诺德·贝内特《老妇谭》赏析 《贺拉斯》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高乃依 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与英雄崇拜》赏析 《洪水传说 [古巴比伦]佚名》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萨特《恶心》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普莱服神甫《玛侬·列斯戈》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赏析 曼德拉《漫漫自由路》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斯宾塞《牧人们的日历》赏析 拉斯普京《活下去,并且要记住》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园会》赏析 叶芝《盘旋的楼梯》赏析 莎士比亚《暴风雨》赏析 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弥尔顿《力士参孙》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