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03-07 热度:32℃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927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这是伍尔夫小说中最富自传彩的一部,主人公兰姆西夫妇的原型是作者本人的父母。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窗》(The Window)描写一战前夕,哲学教授兰姆西一家和几个密友在苏格兰赫布里底岛度假。小说始于兰姆西太太在窗边向儿子詹姆斯提出的“到灯塔去”的许诺。因为天气不好和父亲的反对,这一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令詹姆斯耿耿于怀。兰姆西太太是完美的化身,宽容仁的天使她成为众人沟通的桥梁与联系他们的纽带,她对众人的意义犹如灯塔的光芒一般。第二部分《时光流逝》(Time Passes)曾于1926年出过法文版,记录了假期过后,一战爆发,兰姆西太太与两个儿女相继辞世,朋友离散,兰姆西一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岁月。第三部分《灯塔》(The Lighthouse)是全书的高潮,讲述离开海边十年后,兰姆西父子与一直仰慕兰姆西太太的女画家丽丽·布里斯科等人重游故地,布里斯科在对逝者的追思中得到灵感,终于为十年前搁置的画作添上了完美的最后一笔。兰姆西先生也与詹姆斯消除了隔膜,带着他登上灯塔,一了夙愿。《到灯塔去》被公认为现代派小说杰作。在这部作品里,小说情节被大大简化,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感知和微的分析,以无数心选择的细节造成所谓“重要的瞬间”。同样的瞬间,同样的事件触发了不同角各自不同的感受与心活动,又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与互动,使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展示。作者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描写某个个体的意识流,而是尝试记录多个人物在同一时刻的意识流动。同时,小说中神秘隐晦的多重象征也是评论者关注的重点,如灯塔、塔上的光芒、大海等等究竟象征着什么,伍尔夫并不明言,而是希望读者将其作为各自情感的寄托。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亨利希·曼《垃圾教授》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莱斯利·普斯·哈特利《信使》赏析 夏多布里昂《阿达拉》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狄更斯《双城记》赏析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弗吉尼亚·伍尔夫《雅各的房间》赏析 莫里哀《吝啬鬼》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罗·达尔《品酒》原文+读后感 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赏析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耶利内克《钢琴教师》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亚当·贝德》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乔治·艾略特 《巴布尔回忆录》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威廉·华兹华斯《布谷之歌》赏析 爱力克森《青年路德》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默多克《大钟》赏析 马塞尔·埃梅《穿墙过壁》原文+读后感 康帕内拉《太阳城》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泰戈尔《沉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贝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温赛特《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莎士比亚《理查德三世》赏析 萧伯纳《英国佬的另一个岛》赏析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故事海之故事缘起 [印度]月天》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顾群《过路人,你到斯巴……》原文+读后感 泰戈尔《素芭》原文+读后感 《聪明的哈桑》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世界的起源和众神的诞生 [古希腊]》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 《红雨衣》内容简介+原文+赏析__莫拉维亚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二、 保护会员隐私权

    您注册本站相关服务时,跟据网站要求提供相关个人信息;在您使用本站服务、参加网站活动、或访问网站网页时,网站自动接收并记录的您浏览器上的服务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网站Cookie中的资料及您要求取用的网页记录;本站承诺不公开或透露您的密码、手机号码等在本站的非公开信息。除非因会员本人的需要、法律或其他合法程序的要求、服务条款的改变或修订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