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威廉·华兹华斯《布谷之歌》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02-18 热度:32℃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802

    威廉·华兹华斯的短篇代表诗作之一。在写作该诗时,华兹华斯和妹妹多萝西·华兹华斯一起住在湖区格拉斯米尔的鸽庐。他和另一位湖畔诗人柯勒律治过从甚密,两人经常一同研读历代英国诗歌名篇。他生活极其质朴,创作却异常丰富。不少意境独特、流芳后世的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布谷之歌》写于早春3月,其时并未有布谷之音,是作者追忆童年寻访布谷踪迹,重返神秘幻境的记录。和《蝴蝶之歌》(“To a Butterfly”)属于同一题材的作品,但写意抒情更为酣畅淋漓。“阿,布谷鸟!我该称你为鸟/还是一个游荡的声音?春天的宠儿,欢迎又欢迎! /对于我你仍旧不是鸟 /而是看不见的灵。/一个声音,一种神秘的感情。”(王佐良译)华兹华斯喜用“神秘”、“幻梦”、“游荡的声音”等象的字眼来构建他的诗歌意象,若在其他诗人,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难免破坏诗歌的意境,但在华兹华斯,却能把他全部的热情和向往倾注在这些词语里,并有足够的诗才把它们提升为诗歌的语言,从而让读者领略到一种别具一格、清新自然的诗风,仿佛诗人在向大自然倾吐着秘密的心声。此外,该诗也体现了华兹华斯的追问,即人在什么时候对于大自然的感应最灵敏、最纯真。答案是:童年。他认为,虽然年华易逝,但是通过回忆,仍能寻回童年的某些东西:欢欣与自由,新生的希望,对感官世界和外部事物的追问,一个孤独的人在幻想世界中行走时所感到的茫然不安等等。总之,那些“最初的感情和最早的回忆”,将永驻心间,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就这点而言,华兹华斯比柯勒律治认为一旦那“塑造一切的想象力消失了,诗人也就没有希望了”的见解更高一筹。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威廉·华兹华斯《布谷之歌》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爱德华·吉本里《罗马帝国衰亡史》赏析 约翰·多恩《跳蚤》赏析 哈代《绿荫下》赏析 瓦尔泽《惊马奔逃》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阿诺德·韦斯克《大麦鸡汤》赏析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茨威格《苏格兰女王的悲剧》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约翰·高尔斯华绥《现代喜剧》赏析 《聪明的哈桑》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佩·安·阿拉尔孔《存根簿——乡村纪事》原文+读后感 奥康纳《好人难寻》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戈齐《杜兰朵》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皮兰德娄《孤独者》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霍桑《拉帕其尼医生的女儿》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歌德《铁手葛兹·封·贝利欣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伯吉斯《发条橙》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卢梭《新爱洛伊丝》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培根《论说文集》赏析 《小丑之见》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伯尔 E·M·福斯特《莫利斯》赏析 卢梭《爱弥儿》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劳伦斯《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约翰·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赏析 查理·金斯利《向西去啊》赏析 波特《愚人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达利自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川端康成《睡美人》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萨拉梅亚的镇长》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卡尔德隆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赏析_威廉·赫兹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