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萧伯纳《巴巴拉少校》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12-05 热度:17℃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905

    萧伯纳的戏剧,1905年首演,1907年出版。安德鲁·安德谢夫是个孤儿,他继承了一个军火工厂,靠发战争财成了百万富翁。他的妻子布赖特玛特夫人已与他分居多年,正在为两个女儿萨拉和巴巴拉的嫁妆发愁,听说安德谢夫要找一个弃儿做继承人,准备说服他把军火厂传给儿子斯蒂芬。巴巴拉参加了宗教慈善事业,在救世军里担任少校的职位。她称父亲是“撒旦”,决心拯救他的灵魂。她劝父亲放弃军火生意,参加救世军,造福人类。而安德谢夫为自己的生财之道而荣耀,毫无羞耻地声称自己没有道德标准,他的座右铭是“血和火”,希望杀人武器越多越好。他们各执己见,无法说服对方,只得达成一个妥协方案:安德谢夫第二天去救世军的驻地参观,而巴巴拉第三天去军火工厂参观。在救世军营地,巴巴拉的未婚夫、希腊文教授库欣向安德谢夫承认,他加入救世军仅仅是为了接近巴巴拉。而巴巴拉却把救世军的事业看得至高无上,心甘情愿献身于这个神圣而崇高的事业。后来,她发现救世军竟然是和她父亲一类的资本家出钱办的,她的幻想就此破灭,愤然离开了救世军。第三天,巴巴拉一行来到军火工厂参观。优美、整洁、富足的工厂环境使全家人对安德谢夫的看法彻底改变。布赖特玛特夫人责问丈夫为什么不早一点让她来工厂里看看,斯蒂芬从心钦佩父亲的能力,自认没有能力继承产业。就连一直想拯救父亲的巴巴拉也不得不向父亲妥协。最后,工厂由巴巴拉的未婚夫库欣继承。原来,库欣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一任妻子的妹妹,她在姐姐去世后与姐夫结了婚。这种婚姻在英国得不到承认,他们不得不移居澳大利亚。这样,库欣就等于成了弃儿,具备了继承人的资格。巴巴拉也一反常态,决定帮助未婚夫一起管理工厂,将军火生意经营下去。剧本通过安德谢夫的自我标榜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和血腥,体现了萧伯纳的改良主义思想:百万富翁与知识分子合作,富翁出钱,知识分子进行管理。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萧伯纳《巴巴拉少校》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斯蒂文森《诱拐》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约翰·穆勒自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穆勒 毛姆《刀锋》赏析 狄伦·托马斯《公园里的驼背人》赏析 席勒《强盗》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高尔基《母亲》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斯陀夫人 《卡里来和笛木乃》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伊本·穆加发 《杜兰铎的三个谜》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阿拉伯]佚名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魔鬼集市和其他诗歌》赏析 《特剌喀斯少女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尼贝龙根之歌 [德国]》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艾丽丝·默多克《大海,大海》赏析 《列王纪》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波斯]菲尔多西 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赏析 萨克雷《纽可姆一家》赏析 普希金《驿站长》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艾特玛托夫《查密莉雅》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屠格涅夫《罗亭》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斯蒂文森《黑箭》赏析 马罗·立约人约翰《浮士德博士》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安东尼·鲍威尔《伴随时光之曲而舞》赏析 波特《愚人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莫拉维亚《房间与街道》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培根《学术的进展》赏析 乔治·梅瑞迪斯《利己主义者》赏析 史托姆《白马骑士》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鲍里斯·维昂《蚂蚁》原文+读后感 品特《回家》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