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查尔斯·兰姆《梦中的孩子们》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11-24 热度:1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822

    查尔斯·兰姆的代表作,曾被收录在《伊利亚随笔集》(Essays of Elia)中。从1820年到1823年,兰姆定期为《伦敦杂志》(London Magazine)投稿,以笔名“伊利亚”发表了一系列的散文。其中第一部分的《伊利亚随笔集》(Essays of Elia)于1823年出版,续集《伊利亚后期随笔集》(The Last Essays of Elia)在1833年出版。这是兰姆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他在文学方面达到的最高成就,而《梦中的孩子们》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散文。文章开头兰姆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追忆他们的曾祖母菲尔德。作者满怀感情地回忆了曾祖母住过的宅子,曾祖母的虔诚和美德,以及她对曾孙们的慈。接着他的思绪回到了曾祖母的花园里和自己儿时在花园里玩的游戏。最后,作者又想起了孩子们的叔叔约翰,描述了他如何照顾幼时跛的兰姆,以及他死后作者的悲痛。这时,围坐着听故事的孩子们逐渐模糊成两个影子,作者醒过来才发现原来自己做了一个梦。在梦幻般的文章里,兰姆塑造了曾祖母和约翰这两个已逝去的人物,用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描绘出两个可可敬的形象。对于花园和游戏的叙述也十分的唯美,如梦如幻。兰姆是一个散文家,而不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此这部作品几乎不是一个故事。它的实质容很少,文章结构也很薄弱,仅仅是描述了一个梦境。但是它仍然包含了情节的发展和高潮,似乎拥有短篇小说该有的某些本质特征。作者一开始就设定了文章的背景和基调———给孩子们讲述祖先的故事。从曾祖母开始,作者自然描述和曾祖母有关的容,她的人品、她的宅子、她让曾孙们来自己家度假,由此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对花园的描写和对约翰的回忆,并逐步发展到故事的高潮———约翰的早逝。听故事的孩子在情节发展中并不仅仅是两个影子,而是起到了穿针引线、调动情绪的作用。作者通过他们对回忆片断的反应逐步将文章引向高潮,同时以此来打动读者,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加投入。文章语言优美,使用大量的长句,正切合标题梦幻的含义,容的发展和过渡自然顺畅,毫无凝滞或跳跃的感觉,反映了兰姆散文华丽致的特征。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查尔斯·兰姆《梦中的孩子们》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弥尔顿《复乐园》赏析 《侏儒查赫斯》内容简介+原文+赏析__霍夫曼 爱伦·坡《黑猫》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屠格涅夫《木木》原文+读后感 《所罗门之歌》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莫里森 乔叟《特罗勒斯和克丽西德》赏析 《韦罗妮卡决定去死》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科埃略 《挪亚方舟》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古希伯来]佚名 雨果《巴黎圣母院》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利玛窦中国札记》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扎米亚京《我们》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杜拉斯《琴声如诉》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加布里也尔·科莱特《杂耍歌舞》原文+读后感 沙莱夫《蓝山》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鲍尔-李顿《庞贝的末日》赏析 斯蒂文森《化身博士》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约婚夫妇》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孟佐尼 伊丽莎白·朗格瑟《季节的开始》原文+读后感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玛丽·巴顿》赏析 《吉尔伽美什 [古巴比伦]佚名》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叶芝《盘旋的楼梯》赏析 石黑一雄《长日留痕》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列那狐的故事》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 布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穆丽尔·斯巴克《吉恩·布劳迪小姐的全盛时期》赏析 约翰·辛格《骑马下海的人们》赏析 巴尔扎克《驴皮记》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尤多拉·韦尔蒂《熟路》原文+读后感 阿诺德·韦斯克《大麦鸡汤》赏析 布宁《乡村》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