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弥尔顿《复乐园》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01-18 热度:4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671

    弥尔顿继《失乐园》之后创作的另一部伟大史诗。如果说在《失乐园》中弥尔顿展示的是人类(以亚当为代表)在诱惑者的诡计面前堕落并失去恩宠的故事,那么在《复乐园》中诗人则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以基督为代表)是如何通过与地狱之王的抗争重新赢回恩宠的。与《失乐园》一样,《复乐园》的情节取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和路迦福音,经过弥尔顿心的艺术处理,成了现在四卷两千多行的长诗。许多《失乐园》的写作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复乐园》中,是“弥尔顿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复乐园》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在《失乐园》中随处可见的比喻在本诗中相对要少得多;虽然也借鉴了维吉尔、莎士比亚、斯宾塞等人的风格,但不像《失乐园》那样广采博收。与《失乐园》相比,人们一般认为《复乐园》尽管有部分章节达到了感人的高度,但其地位仍不可与《失乐园》同日而语。《复乐园》中的主要人物只有撒旦和基督两人。与《失乐园》中相比,撒旦的力量已被大大地削弱了,因此,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史诗英雄基督身上。不少批评家认为弥尔顿的基督与弥尔顿本人有着极其明显的相似之处。例如,诗中基督常引退沉思,这与在豪顿庄园的诗人完全一样;基督对苦难的忍耐表明了弥尔顿对失明的态度;基督对野心和荣誉的斥责与弥尔顿在《利西达斯》(“Lycidas”)一诗中表达的也完全一致。有人提出诗中的基督是个越来越不让人同情的人物,面对诱惑,他或优柔寡断,或毫无人情味,反复说的是让人讨厌的一个字:“不”。但也有人反驳了这种观点,认为基督教英雄的品德是“忍辱含垢”,而不像异教英雄那样诉诸于行动,因此基督所做的仅是拒绝,这是弥尔顿所创造的更高的英雄主义。与《失乐园》一样,对《复乐园》评述最多的一点也是文体。不少批评家用了大量的词来形容其语言风格,如“平淡”、“枯燥”、“冷漠”、“晦”、“干巴巴”、“毫无彩”等,认为它“或许是任何语言中最未加修饰的诗”。对于这一点,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基督的语言平淡、无诗味是弥尔顿有意为之,以表达一种真正的美德。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弥尔顿《复乐园》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乔治·艾略特《织工马南传》赏析 《仲夏夜之梦 ·莎士比亚》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 艾丽丝·默多克《大海,大海》赏析 《斯巴达克思》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乔万尼奥里·范莱丽雅 《摩罗维迦和火友 [印度]迦梨陀娑》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约翰·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赏析 卡夫卡《致父亲》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伏尔泰《查第格》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E·M·福斯特《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赏析 萨克雷《名利场》赏析 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农民》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莱蒙特 《自传随笔 [阿根廷]博尔赫斯》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豪普特曼《狂欢节》原文+读后感 狄更斯《老古玩店》赏析 艾尔曼《乔伊斯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契诃夫《套中人》原文+读后感 《苦难的历程》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阿列克赛·托尔斯泰 瓦尔泽《惊马奔逃》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贝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厄普代克《兔子回家》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威廉姆·豪夫《年轻的英国人》原文+读后感 威廉·索姆赛特·毛姆《人类枷锁》赏析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出埃及记》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古希伯来 索尔·贝洛《寻找格林先生》内容梗概+原文+读后感 聚斯金德《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赏析 格雷厄姆·格林《权力与荣耀》赏析 《世界的起源和众神的诞生 [古希腊]》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 索尔仁尼琴《牛犊顶橡树》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