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安东尼·鲍威尔《伴随时光之曲而舞》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06-19 热度:56℃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951—1975

    安东尼·鲍威尔十二卷自传体系列讽刺小说。小说包括四个三部曲,分四大时期,记录了主人公尼古拉斯·詹金斯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和欧洲大陆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第一组三部曲为《教养问题》(A Question of Upbringing,1951)、《买方市场》(A Buyer's Market,1952)和《逆来顺受者的世界》(The Acceptance World,1955),记录了青年詹金斯的学时代,他的恋经历与“左”倾思想。第二组包括《在莫莉女士家中》(At Lady Molly's,1957)、《卡萨诺瓦的中餐馆》(Casanova's Chinese Restaurant,1960)和《好心人》(The Kindly Ones,1962),讲述詹金斯的婚姻以及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三组为《骨成堆的山谷》(The Valley of Bones,1964)、《士兵的艺术》(The Soldier's Art,1966)和《军事哲学家》(The Military Philosophers,1968),记述詹金斯在情报部门服役的军中岁月。最后一组包括《书本也能装饰房间》(Books Do Furnish a Room,1971)、《临时国王》(Temporary Kings,1973)和《听取秘密和声》(Hearing Secret Harmonies,1975),描写詹金斯复员后的写作生涯。小说的名字“伴随时光之曲而舞”取自十七世纪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普辛的同名画作,寓意生活即是舞蹈,其主题与结构灵感同样来自此画,同时与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也有相似之处。《伴随时光之曲而舞》被认为是一部喜剧史诗佳作,小说中积极向上的主人公尼古拉斯·詹金斯、忧郁耽饮的斯特林厄姆、钻营不辍,步步高升的维德莫普尔等人物格各异,形象鲜明生动,是当时英国中产阶级不同类型青年的真实写照。鲍威尔是一位成功的讽刺和轻喜剧作家,他以一位小说家的深刻洞察力和机敏的轻描淡写展示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他们的生活,企图描绘和反映英国中产阶级及上层社会的生存状态。小说描写了许多荒唐可笑的人和事,风格幽默诙谐,却时常流露出伤感忧郁,这种喜剧中的悲剧彩表现出作品轻松愉快的表象下对于社会的深沉忧虑。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安东尼·鲍威尔《伴随时光之曲而舞》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斯特凡·海姆《我发疯的弟弟》原文+读后感 罗斯《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赏析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内容梗概+原文+读后感_凡尔纳 《普罗米修斯 》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古希腊]佚名 尤里·纳吉宾著《冬日的橡树》原文+读后感 亨利希·曼《垃圾教授》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白何露斯和黑何露斯 [古埃及]佚名》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E·M·福斯特《莫利斯》赏析 《陪衬人》内容梗概+原文+读后感_左拉 弗吉尼亚·伍尔夫《黛洛维夫人》赏析 《卡勒瓦拉》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芬兰] 梅林《马克思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高尔基《母亲》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菲利普·拉金《受骗较少的》赏析 《亚历山大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罗马]普鲁塔克 彼特里《独裁者的葬礼》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麦克默特里《孤独鸽》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莎士比亚《暴风雨》赏析 果戈理《外套》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当代英雄》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莱蒙托夫 《公社社员的烟斗》内容简介+原文+赏析__爱伦堡 查尔斯·斯诺《陌生人和兄弟们》赏析 艾特玛托夫《断头台》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小径分岔的花园》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博尔赫斯 狄更斯《远大前程》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普希金《驿站长》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詹姆斯拉觉《情侣》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罗·达尔《品酒》原文+读后感 普莱服神甫《玛侬·列斯戈》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