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02-14 热度:3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516

    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用拉丁语写成,发表后立刻引起了轰动。1551年拉尔夫·罗宾逊首次把它译成英语,并被翻译成法、德、意大利和西班牙文。“乌托邦”是莫尔从希腊语铸造的一个词,意指“不存在的地方”。书分上下两部,以谈话的方式进行。作者通过水手希斯拉德之口叙述了英国的现状和一个无名的海上理想国度的情形。在本书上部中,莫尔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统治。最令人愤慨的是英国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圈地运动,成批的农民在以暴力进行的大规模圈地运动中被驱逐,耕地变成牧场,商人和农业资本家不顾农民的疾苦,从经营羊中大发横财,而农民却流离失所,或饥饿而死,或沦为乞丐,盗贼被处以严刑,表达了对英国农民悲惨的境遇深深的同情。最后他总结到,“社会是富人对穷人的一场谋”。书的第二部则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式”的社会:希斯拉德作为一个历经风险、航行异国的老水手,畅谈一个外人不知的乌托邦国家,人民安居乐业,城市中居屋舒适,道路宽阔,花草果木、食堂及医院应有尽有。乌托邦最大的特点是一切财产公有。作者在书中痛斥私有制,认为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劳动在乌托邦成为生活的必需,除极少数例外,所有男女都从事生产劳动。全国无游民,无使人堕落的场所。每人每天只须工作六小时,即可使物资充足,供公民各取所需。教育事业、学术研究、文娱活动受到高度重视,为公民工作之余提供充分的便利。此外,乌托邦人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对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加限制。作者不仅把公有制当作社会的基础,还提出了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以及城乡间的对立等先进设想。但作者所提出的社会经济基础仍建筑在家庭生产单位和落后的手工业之上,作者还把乌托邦的实现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这部书虽有历史的局限,却是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出著作,是后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乌托邦》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它的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讽刺深刻,构思巧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社会改革的期待,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德莱塞《美国悲剧》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魔法》内容简介+原文+赏析__凯瑟琳·安·波特 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 史文朋《高勃湖》赏析 提尔曼《纽约女人未眠夜》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石坂洋次郎《割草姑娘》原文+读后感 《两个侯爷》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 玛·约翰森《公司聚餐会》原文+读后感 欧文《睡谷的传说》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伍尔夫《海浪》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波塞冬》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古希腊]佚名 史托姆《白马骑士》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戴维·洛奇《微型世界》赏析 金东里《乙火》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阿伽门农》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古希腊]埃斯库罗斯 《所罗门之歌》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莫里森 吉本芭娜娜《厨房》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巴布尔回忆录》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变形记》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古罗马]奥维德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贝奥武甫》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西蒙《弗兰德公路》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切利尼自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布罗德《卡夫卡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吉尔伽美什 [古巴比伦]佚名》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安杰拉·卡特《马戏团之夜》赏析 德永直《来到农村的文工队》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钦·艾特玛托夫《跟儿子会面》原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