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威廉·布莱克《天堂和地狱的婚姻》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04-07 热度:48℃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790—1793

    威廉·布莱克创作并雕刻的一部篇幅较长的作品。在诗的正文中,布莱克通过一系列自相矛盾的格言,给传统的道德观以当头一棒。他不认为人包括理的灵魂和邪恶的躯体的两重,而是认为人的躯体和邪恶不可分,邪恶是唯一的生命之源。布莱克继续声称,弥尔顿撒旦是他真正的弥赛亚,并且说弥尔顿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是魔鬼冥冥中的同伴,书写了地狱的预言,但同时,这也是对自然世界神圣的礼赞。然后,他开始一系列与天使和预言家的神交。在此过程中,他对斯维登堡的作品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它们只是重复了一切浅薄的观点,谴责他只和天使交谈,而并未和魔鬼进行充分的沟通。最终布莱克以对魔鬼转化而来的天使的召唤结束全诗。布莱克的文学源泉和灵感来源广,从《圣经》到但丁和弥尔顿的取材于《圣经》的史诗般的作品,从伊萨克·瓦茨的充满道德寓意的儿童诗到古怪的幻想家和神秘主义者伊曼纽尔·斯维登堡的笔录,无一不是。布莱克的作品往往具有折中调和的特点,充满了《圣经》式的象征、比喻和预言表述。尽管他对斯维登堡的包容一切的论文写作风格进行了讽刺,但对于他对感觉、视觉和信念的“对立和相反方面”的推崇,布莱克颇感兴趣。他自己的诗风就是作为对斯维登堡的矫正而发展而来。并且他对斯维登堡的宇宙观重新作了复杂的解释,很接近十七世纪德国神智学者雅各布·贝姆的模糊神秘主义,认为天父是不可定义的宇宙物质,非恶非善,而是集两者为一体。布莱克在自己的预言书中,也将天堂看成是一个同地狱的创造相融合而不是对立的框架的构成部分。由此,布莱克的象征主义中的虎与马、狮子与羔羊、儿童与成人、天真与世故,应该被看成是综合动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构成创造的原动力。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威廉·布莱克《天堂和地狱的婚姻》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戈齐《杜兰朵》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商人儿子和异乡人的故事》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萨特《墙》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利玛窦中国札记》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席勒《强盗》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帕维奇《哈扎尔辞典》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斯蒂文森《诱拐》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李敦《庞贝城的末日》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巴尔扎克《邦斯舅舅》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古苏美尔《人的创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赏析 伊夫林·沃《一抔土》赏析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过沙洲》赏析 W·H·奥登《美术馆》赏析 格雷克《牛顿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基普斯》赏析 《僵尸鬼故事》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印度]月天 《罗摩衍那 [印度]蚁垤》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理查德·谢立丹《造谣学校》赏析 豪普特曼《狂欢节》原文+读后感 叶芝《盘旋的楼梯》赏析 《出埃及记》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古希伯来 福特·马多克斯·福特《检阅到此结束》赏析 《泰戈尔传 [印度]克里巴拉尼》内容简介+原文+赏析 《戈丹》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普列姆昌德 阿纳托尔·法朗士《蓝胡子和他的七个妻子》原文+读后感 屠格涅夫《初恋》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 [美国]萨义德》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威克菲尔德牧师传》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