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观察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个人感受和体验;
4.发展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教授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观察环境,感受自然和人文景观;
3.指导学生初步写作散文;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写作散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表达个人感受和体验;
教学准备:
1.教材:散文《散步预备篇》;
2.多媒体课件;
3.学生写作工具(笔、纸、记事本等);
4.学生准备的散步经历或描述自然景物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美丽自然风光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思考和感受。
2.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介绍散文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散文是一种以抒**感和描写事物为主要目的的散文形式。
二、讲解散文的写作技巧(10分钟)
1.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散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细节、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讲究节奏感等。
2.分析散文《散步预备篇》中的写作技巧,并结合具体例子解释。
三、阅读散文《散步预备篇》(15分钟)
1.发放散文《散步预备篇》,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描写。
2.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描述的情景和心情。
四、观察环境,写作素材收集(15分钟)
1.让学生在教室里或校园内进行散步,观察周围的景物,收集写作素材。
2.要求学生尽量用多种感官来观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注意细节。
五、学生写作实践(20分钟)
1.提醒学生回想和感受刚才的散步经历,并将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进行记录和整理。
2.指导学生根据收集的素材,写作一篇关于自己散步经历的散文。
六、展示和分享(10分钟)
1.让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写的散文,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
2.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对彼此的作品提出建议,提高写作水平。
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是否能够按要求进行散步观察和写作;
2.评估学生的写作成果,是否能够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表达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3.收集学生的散文作品,进行整理和展示。
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散步活动,鼓励他们观察和体验自然景物,进一步培养写作素材积累的能力;
2.比较散文和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能够区分和运用不同的写作形式;
3.扩展学生的阅读,让他们阅读更多的散文作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