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影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0-02-27 作者:DMW 字数:2840字

科目:科学

年级:三年级

课时:1课时(40分钟)

主题:影子(Shadow)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光线的传播原理,并能够解释为何会产生影子。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影子的特征。

3. 学生能够体验和了解影子的形状和位置随光源和屏幕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变化。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光线的传播原理和影子的特征。

2. 教师准备一束阳光和一块光滑的墙壁作为实验材料。

3. 预先准备适量的纸板、手电筒和实验纸条。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口头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光的传播原理,并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影子?你们知道什么是影子吗?”学生回答并小组讨论一分钟。

2. 探究(10分钟)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光线的传播原理和影子的特征,解释光线的直线传播和当光线遇到阻挡物时会产生影子的原因。

3. 观察和描述影子特征(10分钟)

教师将一束阳光照射到墙壁上,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阳光照射在墙壁上形成的影子。教师鼓励学生观察影子的形状、位置和颜色,并提醒学生注意影子的大小与物体与光源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4. 实验:影子的形状和位置(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使用纸板、手电筒和实验纸条,分别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对光源进行遮挡,观察并记录影子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并引导学生提出观察到的现象和解释。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线的传播原理和影子的特征,并让学生重新回答开头的问题:“你们现在懂得什么是影子吗?你们能够解释为何会产生影子吗?”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拓展活动:

1.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不同光源下产生的影子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并尝试解释现象。

2. 分组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影子剧场,通过运用光源的位置和屏幕的摆放来制造不同的影子效果。

评估方式:

1. 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估。

2. 学生完成实验纸条上的绘画和记录,并能够正确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光线的传播原理和影子的形成。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纪录,学生能够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析光源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影子特征的变化。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实验,并引导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