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中心

  •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过沙洲》赏析[ 文学鉴赏 ]

    文学鉴赏 时间:08-01 热度:12℃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正文内容:

    【时间】:1889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晚年的著名作品。诗歌的叙述者首先宣布太的沉落和晚星的升起,他听到了召唤的声音。他希望自己出海的时候,海不会击打着沙洲发出悲哀的声响。他宁愿潮水汹涌澎湃,淹没泡沫的喧嚣,将所有从大海深处带来的东西送回到无尽的海底。白昼结束,晚钟响起,黑暗即将降临。诗人希望离别的时候,没有人哭泣。即使他可能被带到超越时空界限的地方,他仍然保留着希望:那就是当他穿过沙洲的时候,将抬头仰望上帝的脸。丁尼生用沙洲来隐喻生命和死亡之间的界限。沙洲是潮水在海岸上堆积起来的沙垄,海水击打在沙洲上,发出巨大的“呻吟声”。沙洲也是丁尼生诗歌中表现界限的主要意象之一。本诗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是“穿越”(crossing)。“穿越”即代表了走向死亡世界,而英文单词本身又指代了天主教经典的画十字的动作。丁尼生对画十字的宗教含义非常了解,经常在诗歌中使用这个意象。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cross)上,丁尼生觉得自己正在死去,因此使用了同样的意象,并且用神的愿望———希望能面对面看到上帝———完美地补充了这个隐喻。全诗包括了四小节,每小节四行诗,韵律为abab,正好同诗歌的主题模式相呼应:第一和第三小节、第二和第四小节互相联系。第一和第三小节都以夜晚降临的两个象征开始:落日和晚星、暮和晚钟。第二行诗则都以感叹号结束,表达了诗人的告。最后,以第一节中出现的过沙洲的隐喻而结束:诗人希望在他死后,亲人和朋友们不要为他哭泣。这两个诗节都没有以句号结尾,表明了每一节都同下一节紧密相连。第二和第四小节都以一个限定词开始,此外,这两个小节的第二行诗句都包含着过度、过量的意思。《过沙洲》写于诗人逝世三年前,全诗语言练,意象突出,结构工整,是丁尼生晚年的佳作。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死亡平静认可的态度,虽然此后丁尼生又创作了其他作品,但他要求将该诗放在所有作品集的最后。

    以上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过沙洲》赏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推荐
    纳尔逊《不规则飞行》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菲利普·拉金《降灵节婚礼》赏析 爱伦·坡《毛格街血案》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 梅勒《刽子手之歌》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好兵帅克》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饥饿·汉姆生》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 默多克《沙堡》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乔治·梅瑞迪斯《现代的爱情》赏析 《雪国》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川端康成 《智慧神透特复仇记》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_[古埃及]佚名 《雪莱传》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莫洛亚 威廉·库珀《外省生活花絮》赏析 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赏析 志贺直哉《在城崎》原文+读后感 戴赫·劳伦斯《菊花的幽香》原文+读后感 《姆比盖的传说 [东非]佚名》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史文朋《高勃湖》赏析 托马斯·基德《西班牙悲剧》赏析 《伊利亚特 [古希腊]荷马》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埃斯特·克诺尔·安德斯《开饭大娘》原文+读后感 E·M·福斯特《莫利斯》赏析 泰戈尔《饥饿的石头》内容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威廉·索姆赛特·毛姆《人类枷锁》赏析 艾什诺兹《我走了》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一杯茶》内容简介+原文摘选+赏析__怀特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巴赫迪雅尔传》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梗概+原文摘选+读后感